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翻譯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的譯文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翻譯: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軍隊進來,您就可以佔據整個秦地稱王了。該句出自《史記·項羽本紀》之《鴻門宴》篇章,敘述的是秦朝滅亡後,兩支抗秦軍隊的領袖項羽和劉邦在秦朝都城咸陽郊外的鴻門舉行的一次宴會。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翻譯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的譯文

《鴻門宴》原文節選

楚左尹項伯者,項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張良。張良是時從沛公,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具告以事,欲呼張良與俱去,曰:“毋從俱死也。”張良曰:“臣為韓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義,不可不語。”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驚,曰:“為之奈何?”張良曰:“誰為大王為此計者?”曰:“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故聽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當項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為之奈何?”張良曰:“請往謂項伯,言沛公不敢背項王也。”沛公曰:“君安與項伯有故?”張良曰:“秦時與臣遊,項伯殺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沛公曰:“孰與君少長?”良曰:“長於臣。”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張良出,要項伯。項伯即入見沛公。沛公奉卮酒為壽,約為婚姻,曰:“吾入關,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所以遣將守關者,備他盜之出入與非常也。日夜望將軍至,豈敢反乎!願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項伯許諾,謂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沛公曰:“諾。”於是項伯復夜去,至軍中,具以沛公言報項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關中,公豈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擊之,不義也。不如因善遇之。”項王許諾。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翻譯 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的譯文 第2張

譯文

楚國的左尹項伯,是項羽的叔父,一向同留侯張良交好。張良這個時候正跟隨著劉邦。項伯就連夜騎馬跑到劉邦的軍營,與張良私下見面,把事情詳細地告訴了他,想叫張良和他一起離開,說:“不要和(劉邦)他們一起死了。”張良說:“我是韓王派給沛公的人,現在沛公遇到危急的事,逃走是不守信義的,不能不告訴他。”

張良就進去,(把情況)詳細告訴劉邦。劉邦大吃一驚,說:“對這件事怎麼辦?”張良說:“誰替大王作出這個計策的?”(劉邦)回答說:“淺陋無知的小人勸我說:‘把守住函谷關,不要讓諸侯進來,秦國所有的地盤都可以由你稱王了。’所以(我)聽信了他的話。”張良說:“估計大王的軍隊能夠抵擋住項王的軍隊嗎?”劉邦沉默(一會兒)說:“本來就不如他們,要怎麼辦呢?”張良說:“請(讓我)去告訴項伯,說沛公不敢背叛項王。”劉邦說:“你怎麼和項伯有交情的?”張良說:“在秦朝的時候,項伯和我有交往,項伯殺了人,我救活了他;現在有了緊急的情況,所以幸虧他來告訴我。”劉邦說:“他和你的年齡,誰大誰小?”張良說:“他比我大。”劉邦說:“你替我(把他)請進來,我得用對待兄長的禮節待他。”張良出去,邀請項伯。項伯隨即進來見劉邦。劉邦就奉上一杯酒為項伯祝福,(並)約定為親家,說:“我進入關中,極小的財物都不敢沾染,登記官吏,人民,封閉了(收藏財物的)府庫,以等待將軍(的到來)。所以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關的原因是,為了防備其他盜賊進來和意外的變故。日日夜夜盼望著將軍的到來,怎麼敢反叛呢!希望你(對 項王)詳細地說明,我是不敢忘恩負義的。”項伯答應了,跟劉邦說:“明天你不能不早些來親自向項王謝罪。”劉邦說:“好。”於是項伯又連夜離開,回到(項羽)軍營裡,詳細地把劉邦的話報告項王。就趁機說:“劉邦不先攻破關中,您怎麼敢進來呢?現在人家有大功(你)卻要打人家,這是不仁義的。不如就趁機友好地款待他。”項王答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