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譯 孟子滕文公下翻譯

原文

景春曰:“公孫衍、張儀豈不誠大丈夫哉?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為大丈夫乎?子未學禮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門,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無違夫子!’以順為正者,妾婦之道也。居天下之廣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與民由之;不得志,獨行其道。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譯 孟子滕文公下翻譯

 譯文

景春說:“公孫衍、張儀難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嗎?他們一發怒,諸侯就害怕;他們安居家中,天下就太平無事。”

孟子說:“這怎麼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沒有學過禮嗎?男子行加冠禮時,父親訓導他;女子出嫁時,母親訓導她,送她到門口,告誡她說:‘到了你家,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謹慎,不要違背丈夫!’把順從當作最大原則,是婦人家遵循的道理(公孫衍、張儀在諸侯面前竟也像婦人一樣!)。居住在天下最廣大的住宅‘仁’裡,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能實現理想時就與人民一起走這條正道,不能實現理想就獨自行走在這條正道上,富貴不能迷亂他的思想,貧賤不能改變他的操守,強權不能屈服他的意志,這才叫作大丈夫。”

孟子滕文公下原文及翻譯 孟子滕文公下翻譯 第2張

 孟子簡介

孟子,姬姓,孟氏,名軻,字號子輿,戰國時期鄒國人。孟子是儒家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孟子宣揚“仁政”,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思想。孟子繼承併發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於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孟子與孔子並稱為“孔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