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蟲治蟲文言文翻譯 以蟲治蟲文言文的翻譯

以蟲治蟲文言文翻譯: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出現了子方蟲,正要危害秋田裡的莊稼。忽然有一種昆蟲出現了,樣子長得像泥土裡的"狗蠍",它們的嘴上長有鉗,成千上萬遮蔽了大地;這種蟲遇上子方蟲,就用鉗子和它搏鬥,子方蟲全都被咬成兩段。十天後,子方蟲全被殺盡,年成因此而獲得莊稼大豐收。這種蟲過去曾經有過,當地的人稱它為"傍不肯"。

以蟲治蟲文言文翻譯 以蟲治蟲文言文的翻譯

  《以蟲治蟲》原文

元豐中,慶州界生子方蟲,方為秋田之害。忽有一蟲生,如土中狗蠍,其喙有鉗,千萬蔽地;遇子方蟲,則以鉗搏之,悉為兩段。旬日子方皆盡,歲以大穰。其蟲舊曾有之,土人謂之“傍不肯”。

  《以蟲治蟲》註釋

1、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

2、慶州:宋代州名,轄境相當於今甘肅慶陽、合水、華池諸縣。

3、生:動詞,產生,出現。

4、子方蟲:也作“虸蚄蟲”今稱黏蟲,危害麥類、玉米、高粱、水稻等多種作物。

5、方:將要。

6、為:成為。

7、之:的。

8、害:危害(作動詞用)。

9、一蟲:一種昆蟲。

10、狗蠍(gǒu xiē):學名蠼螋(qú sǒu),屬於革翅目的昆蟲,口器咀嚼式,有強大鋏狀尾須一對,能夾人、物,雜食性或肉食性。

11、其:代詞,它們的。

12、喙(huì):本是鳥獸的嘴,此處指蟲子的嘴。

13、蔽(bì):遮蔽。

14、則:連詞表順接,相當於“就”。

15、以:用。

16、鉗(qián):指長在昆蟲嘴上的鉗狀物。

17、搏:搏鬥。

18、之:代詞,代指子方蟲。

19、悉:全,都,例如,《出師表》中“悉以諮之”。

20、為: 成為。

以蟲治蟲文言文翻譯 以蟲治蟲文言文的翻譯 第2張

  《以蟲治蟲》賞析

《以蟲治蟲》選自《夢溪筆談》卷二十四《雜誌》,文章記敘宋神宗元豐年間慶州地區秋田中“傍不肯”消滅“子方蟲”,從而使農作物獲得豐收的事例,說明開展生物防治,利用某些農作物害蟲的天敵消滅蟲害,是促進農業增產的一項有效措施,符合大自然的規律。

  《以蟲治蟲》創作背景

《以蟲治蟲》出自《夢溪筆談》,《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所著的筆記體著作,大約成書於1086年-1093年,收錄了沈括一生的所見所聞和見解。被西方學者稱為中國古代的百科全書,

  《以蟲治蟲》作者介紹

沈括(公元1031~1095),字存中,浙江錢塘(今杭州市)人,漢族。北宋科學家、政治家。1歲時南遷至福建的武夷山、建陽一帶,後隱居於福建的尤溪一帶。仁宗嘉佑八年(公元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

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以平生見聞,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