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翻譯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意思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的意思是:不去做和不能做的情況有什麼不一樣呢?“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出自於《孟子》。《孟子》一書是儒家的經典著作,全書記載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翻譯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意思

《孟子》的介紹

《孟子》現存七篇十四卷,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之一。《孟子》由戰國中期孟子及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著。《孟子》被南宋朱熹列為“四書”之一。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翻譯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意思 第2張

《孟子》全書總字數三萬五千餘字,260章。相傳另有《孟子外書》四篇,已佚(今本《孟子外書》系明姚士粦偽作)。書中記載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學、倫理等思想觀點和政治活動。古代考試主要考《四書》與《五經》。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翻譯 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意思 第3張

原文節選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