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翻譯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翻譯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翻譯:如果憑藉偌大國家,卻追隨六國滅亡的前例,這就比不上六國了。原句出自北宋文學家蘇洵政論文代表作品《六國論》,原文如下: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於秦,而猶有可以不賂而勝之之勢。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翻譯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翻譯

六國被秦國滅亡的教訓,是許多文史家關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翻譯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翻譯 第2張

蘇軾認為,六國諸侯卿相皆爭養士,是久存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養起來,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帶頭人了,國家就可以安定了。

苟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翻譯 苟以天下之大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翻譯 第3張

蘇轍的《六國論》則是針對六國不免於滅亡的史實,指出他們相繼滅亡的原因是不能團結一致,共同抗戰,滅國是咎由自取。六國被秦國滅亡的教訓,是許多文史家關注的話題。僅“三蘇”就每人寫了一篇《六國論》。蘇軾的《六國論》,針對六國久存而秦速亡的對比分析,突出強調了“士”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