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在古代又叫什麼? 中秋節在古代叫什麼

中秋古代叫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仲秋,在中國的農曆裡,一年分為四季, 每季又分為孟、仲、季三個部分,因而中秋也稱"仲秋”。秋節,根據節日時間,中秋節在秋季的八月十五,所以又叫“秋節”、"八月節”、"八月半”。

中秋節在古代又叫什麼? 中秋節在古代叫什麼

月夕,古人以仲春二月十五日為"花朝”,與之相應,又稱仲秋八月十五日為“月夕”,因是夜月色倍明於常時。

玩月節,是日,古代有月下游玩、設宴賞月的習俗,所以被稱為“玩月節”。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文學作品。《西湖遊覽志餘》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

中秋節與愛情有關嗎

中秋節是一個舉家團圓的日子,並無愛情含義,一般講述的是親情,有七月半鬼節,八月半人節的說法。

中秋節在古代又叫什麼? 中秋節在古代叫什麼 第2張

中秋節與桂花的關係

桂花酒釀造的佳期當在金秋八月,桂花酒與中秋聯絡在一起,不僅增加了節日氛圍,促進了親友情誼,而且桂花酒的寓意也是極佳的。 桂花象徵富貴吉祥、子孫昌盛,團圓之日,飲幾杯由桂花調配的佳釀,那日後的生活一定也是吉祥如意。 中秋節也正好是桂花開放的日子,所以在人們看來,在花裡面來說,桂花是代表著中秋節的。

中秋節在哪個朝代被稱為固定節日

唐朝時期,中秋節成為固定的節日。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民俗專家表示,在春節、清明、端午和中秋這四大傳統節日中,中秋確立的時間最晚,始於唐代,盛於宋元明清,並延續至今。

中秋節在哪個節氣

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曆(農曆)八月十五。根據中國的歷法,農曆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