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秦觀賞析 踏莎行秦觀詩歌鑑賞

詞的上闋描寫的是景物,表達出了詩人對田園隱居生活的嚮往和對遠方親人的思念之情;詞的下由敘實開始,寫遠方友人殷勤致意、安慰。整首詞用委婉曲折的筆法,表現出了失意人的悽苦,流露了對現實政治的不滿。

踏莎行秦觀賞析 踏莎行秦觀詩歌鑑賞

《踏莎行·郴州旅舍》

宋·秦觀

霧失樓臺,月迷津渡。桃源望斷無尋處。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

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踏莎行秦觀賞析 踏莎行秦觀詩歌鑑賞 第2張

譯文

暮靄沉沉,樓臺消失在濃霧中,月色朦朧,渡口也隱匿不見。望斷天涯,理想中的桃花源也無處可尋。怎能忍受得了在這春寒料峭時節,獨居在孤寂的客館,斜陽西下,杜鵑聲聲哀鳴!

遠方送來友人的音信,寄來了溫暖的關心和囑咐,卻平添了我深深的別恨離愁。郴江啊,你本來是環繞著郴山奔流,為什麼偏偏要流到瀟湘去呢?

踏莎行秦觀賞析 踏莎行秦觀詩歌鑑賞 第3張

賞析

詞的前兩句奠定了哀愁的基調,第三句中的“桃花源”可能現實中並不存在,是詞人內心的不被人理解的情懷。“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裡斜陽暮”將情景再次拉入悲涼的谷底,突出了詞人心中的悲涼,抒發了詞人的思鄉之情。

詞的下片則是敘實,詞的前兩句連用兩則有關友人投寄書信的典故,作者由此回想到往昔生活,更加突顯瞭如今困苦處境的淒涼。詞的最後兩句是詞人獲得的人生感悟,認為生活並不是一開始就固定了的古詩,會隨著不同的趨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