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翻譯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如何翻譯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的意思是:人分五個等級,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這句話出自《孔子家語》中的《五儀》,這篇文章主要講述了魯哀公向孔老夫子請教怎樣任用魯國的士人來治理國家,然後孔子告訴他要分清楚庸人、士人、君子、賢人、聖人五類人的故事。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翻譯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如何翻譯

《孔子家語·五儀解》原文及翻譯

原文:夫天下重器,王者大統,莫不勞聰明於品材,獲安逸於任使。孔子曰:“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聖,有賢。審此五者,則治道畢矣。”所謂庸人者,心不存慎終之規,口不吐訓格之言,不擇賢以託身,不力行以自定,見小暗大而不知所務,從物如流而不知所執。此則庸人也。

所謂士人者,心有所定,計有所守。雖不能盡道術之本,必有率也;雖不能遍百善之美,必有所也。是故智不務多,務審其所謂;行不務多,務審其所由。智既知之,言既得之,行既由之,則若性命形骸之不可易也。富貴不足以益,貧賤不足以損,此則士人也。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翻譯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如何翻譯 第2張

所謂君子者,言必忠信而心不忌,仁義在身而色不伐,思慮通明而辭不專,篤行通道,自強不息,油然若將可越而終不可及者。此君子也。所謂賢者,德不逾閒,行中歸繩,言足法於天下而不傷其身,道足化於百姓而不傷於本,富則天下無菀財,施則天下不病貧。此則賢者也。所謂聖者,德合天地,變通無方,究萬事之終始,協品之自然,敷其大道而遂成惰性,明立日月,化行若神,下民不知其德,睹者不識其鄰。此聖者也。

翻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國家成就一統天下之基業的資本,沒有比辨別人才之高下,並量才使用這件事更重大的了。如果能這樣做,那作帝王的就能使自己既顯得耳聰目明,又顯得安閒自在。孔子說:“人分五個層次”庸人,士人,君子,聖人,賢人。若能清清楚楚的分辨這五類人,那麼長久治安的統治藝術就全明白了。那些被稱作庸人的,內心深處沒有任何嚴肅慎重的信念,做事馬馬虎虎,有頭無尾,為人處事從不善始善終,滿口胡言,不三不四。所結交的朋友三教九流,唯獨沒有品學兼優的高人。不是紮紮實實地安身立命,老老實實地做事做人。見小利,忘大義,自己都不知道住自己在幹什麼。迷戀於聲色犬馬,隨波逐流,總是把持不住自己——有諸如此類表現的,就是庸人。

那些被稱作士人的,有信念,有原則。雖不能精通天道和人道的根本,但向來都有自己的觀點和主張;雖不能把各種善行做得十全十美,但必定有值得稱道之處。因此,他不要求智慧有多少,但只要有一點,就務必要徹底明瞭;言語理論不求很多,但只要是他所主張的,就務必中肯簡要;他所完成的事業不一定很多,但每做一件事都務必要明白為什麼。他的思想既然非常明確,言語既然扼要得當,做事既然有根有據,猶如人的性命和形體一樣和諧統一,那就是一個人格和思想非常完整、獨立的知識分子,外在力量是很難改變他的。所以富貴了,也看不出對他有何增益;貧賤了,也不會對他有什麼損失——這就是士人,亦即知識分子的主要特點。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翻譯 人有五儀有庸人有士人有君子有賢人有聖人如何翻譯 第3張

君子的特徵是,說話一定誠實守信,心中對人不存忌根。秉性仁義但從不向人炫耀,通情達理,明智豁達,但說話從不武斷。行為一貫,守道不渝,自強不息。在別人看來,顯得平平常常,坦坦然然,並無特別出眾之處,然而真要趕上他,卻很難做到。這才是真正的君子。

賢人的主要特徵是,品德合乎法度,行為合乎規定,其言論足以被天下人奉為道德準則而不傷及自身,其道性足以教化百姓而不損傷事物的根本。能使人民富有,然而卻看不到天下有積壓的財富;樂善好施,普濟天下,從而使民眾沒有什麼疾病和貧困。這就是賢人。所謂聖人,必須達到自身的品德與天地的自然法則融為一體,來無影,去無蹤,變幻莫測,通達無阻。對宇宙萬物的起源和終結已經徹底參透。與天下的一切生靈,世間永珍融洽無間,自然相處,把大道拓展成自己的性情,光明如日月,變化執行,有如神明,芸芸眾生永遠不能明白他的品德有多麼崇高偉大,即使見到一點,也不能真正瞭解其德性的涯際在哪裡。達到這種境界的人才是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