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再起的典故 東山再起的典故是誰

東山再起的典故:東晉政治家謝安在年輕時就已經成名,朝廷屢次徵召謝安入朝為官,他一概推辭。後來有官員認為謝安歷年不應徵召,應該禁錮終身,謝安便放浪於東部的名勝之地。直到謝氏的權勢受到了很大威脅,謝安才有了做官的志趣,其後被徵召入朝,竭力輔政,最後官至宰相之職。

東山再起的典故 東山再起的典故是誰

東山再起的意思

東山再起常用於比喻一個人在失勢之後又重新得勢,典故的主人公是中國東晉時期政治家謝安。“東山再起”出自《晉書·謝安傳》,《晉書》是中國的《二十四史》之一,唐代房玄齡等人合著。該書記載的歷史上起於三國時期司馬懿早年,下至東晉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劉裕廢晉帝自立,以宋代晉。

原文為:隱居會稽東山,年逾四十復出為桓溫司馬,累遷中書、司徒等要職,晉室賴以轉危為安。

東山再起的典故 東山再起的典故是誰 第2張

謝安的介紹

謝安字安石,是東晉時期政治家、名士。謝安出身於名門世家,是太常謝裒第三子、鎮西將軍謝尚堂弟。謝安少年時,得到名士王濛及宰相王導的器重,已在上層社會中享有較高的聲譽。朝廷最初征召謝安入司徒府,授任他佐著作郎之職,都被謝安以有病為藉口推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