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戰

三國時期,蜀漢昭烈帝劉備對東吳發動了一次大規模戰徵,史稱夷陵之戰。這場戰役是中國古代戰爭史上一次著名的積極防禦成功的戰例。

夷陵之戰

公元221年,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理由,出兵攻打孫權。孫權求和不成後,決定一面向曹魏求和、避免兩線作戰,另一面派陸遜率軍應戰。陸遜通過仔細分析後,果斷地實施戰略退卻到夷道、猇亭一線,然後扼守要地、堅決不出戰。直到六月正值酷暑,兩軍仍然僵持不下,蜀軍將士逐漸有些鬥志渙散了。劉備只好把軍營轉移到了陸地上,準備屯兵休整。看到蜀軍士氣沮喪,陸遜決定反擊。他即刻命令士卒各持茅草一把,乘夜突襲蜀軍營寨,順風放火。頓時間火勢猛烈,導致蜀軍大亂,被迫西退。劉備見全線崩潰,最終逃往了永安城。此戰,蜀軍幾乎全軍覆沒。

夷陵之戰 第2張

夷陵之戰的慘敗,是蜀漢繼關羽失荊州後又一次實力大損。這場戰役之後三國局勢出現穩定的對峙,因此,夷陵之戰也被認為是前後三國的分界點之一。

夷陵之戰 第3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