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意義

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後來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意義

中元節的意義

從有關七月半的傳說中,可深切體認到七月半的祭祀具有雙重的意義在,一是闡揚懷念祖先的孝道,一是發揚推己及人,樂善好施的義舉。這全是從慈悲的角度出發,很有人情味。所以,在慶贊中元的同時,應該跳脫鬼的角度,期勉互愛。

就其文化內涵而言,七月半也是中國傳統祭祖節日之一,其文化背後體現的是一種信仰。七月半屬於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種文化,是追懷先人既古老又現代的一種傳統,這一傳統體現了古人“慎終追遠”思想,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中元節的由來 中元節的意義 第2張

中元節禁忌

1、床頭掛風鈴,風鈴容易招來鬼魂。

2、夜遊,八字輕的人儘量不要夜遊。

3、非特定場合燒冥紙。

4、忌偷吃祭品,這些是屬於鬼魂的食物。

5、忌亂踩冥紙,冥紙是獻給鬼魂的祭品,忌亂踩。

中元節的介紹

中元節,是道教名稱,民間世俗稱為七月半、七月十四、祭祖節,佛教則稱為盂蘭盆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祭祀土地等。誕生可追溯到上古時代的祖靈崇拜以及相關時祭。七月乃吉祥月、孝親月,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該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