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治水告訴我的道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告訴我們的道理是治水要疏堵結合,靠堵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不管遇到什麼問題,不要想著一味地強硬處理,要結合實際情況找到解決辦法。大禹在治水過程中,不怕勞苦,曾三過家門而不入,展現了中華民族所崇尚的不畏艱險、百折不撓、勤勞勇敢、公正無私的精神。大禹治水是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故事。

大禹治水告訴我的道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

大禹治水是上古時代的神話傳說,主要講述大禹率領百姓,與洪水斗爭,最終獲得了勝利。大禹為了治理洪水,常年在外與民眾一起奮戰,置個人利益於不顧,"三過家門而不入"。大禹治水13年,耗盡心血與體力,終於完成了治水的大業。

大禹治水告訴我的道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2張

大禹治水的故事

傳說在遠古的堯帝時期,黃河流域經常發生洪水。為了制止洪水氾濫,保護農業生產,堯帝曾召集部落首領會議,徵求治水能手來平息水害。鯀被推薦來負責這項工作。鯀接受任務後,作三仞之城,想把居住區圍護起來堵塞洪水,做了九年也沒做好,最後被放逐到羽山而死。舜帝繼位以後,任用鯀的兒子禹治水。

禹總結父親的治水經驗,用水方法為“疏順導滯”,就是利用水自高向低流的自然趨勢,順地形把淤塞的川流疏通,把洪水引入疏通的河道、窪地或湖泊,然後合通四海,從而平息了水患,使百姓得以從高地遷回平川居住和從事農業生產。

大禹治水告訴我的道理 大禹治水的故事 第3張

在大禹治水的過程中,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感人傳說。相傳禹藉助自己發明的原始測量工具—準繩和規矩,走遍大河上下,用神斧劈開龍門,鑿通積石山和青銅峽,使河水暢通無阻;他治水居外13年,三過家門而不入,連自己剛出生的孩子都沒工夫去愛撫;他不畏艱苦,身先士卒,他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成功地治理黃河水患的治水英雄

因為治水有功,舜傳位給禹。後來,禹的兒子啟成為夏朝的第一代君王,禹便被稱為“夏宗神”。

大禹治水在中華文明發展史上起重要作用。在治水過程中,大禹依靠艱苦奮鬥、因勢利導、科學治水、以人為本的理念,克服重重困難,終於取得了治水的成功。由此形成以公而忘私、民族至上、民為邦本、科學創新等為內涵的大禹治水精神。大禹治水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源頭和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