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天價片酬四大洗錢招數曝光

明星天價片酬四大洗錢招數:①“明星證券化”;②標的公司“空殼”化;③保底發行、票房造假哄抬股價;④自買自賣、減持質押瘋狂套現。多年來,“陰陽合同”在一些影視行業企業和從業人員中較為普遍地存在,不僅助長“天價片酬”,而且涉嫌偷逃稅款、洗錢等,對國家經濟秩序、社會價值觀等造成惡劣影響。

明星天價片酬四大洗錢招數曝光

1、明星證券化”

多年來,不少影視公司上市併購及增資擴股頻繁涉及演藝明星,不少一線藝人不看劇本玩資本,紛紛扎堆入股當老闆,在影視界掀起“明星股東”旋風,以致不少網民諷刺稱“看八卦,也能炒股票”。具有“明星股東”背景的新三板影視公司扎堆掛牌,在轉道IPO登陸A股市場後,可採取股權抵押、發行債券、定向增發股票等低成本手段融資。通過“明星證券化”,上市影視公司不僅可與一線藝人形成利益繫結以求長期合作,而且可通過多種手段套現中小股民資金,以衝抵有關部門遏制“天價片酬”造成的收益損失。

明星天價片酬四大洗錢招數曝光 第2張

2、標的公司“空殼”化

標的公司“空殼”化就是“‘雙高’併購+業績對賭”推升資本高收益。通過對一些影視公司併購交易案例的觀察發現,明星先成立空殼公司,操縱估值,幾天後便通過借殼上市、被高價併購等手段使市值暴漲數百倍,這是影視公司併購存在的最大貓膩。這種洗劫式資本遊戲在影視行業屢有發生、亂象叢生,且呈現高槓杆、高估值的“雙高”特徵。

3、保底發行、票房造假哄抬股價

即通過“保底發行”、票房造假、“基金參與”等手段推高股價。保底發行在帶給電影市場新活力的同時,也衍生出諸多新問題:比如與二級市場聯動,利用“買票房”、“幽靈場”、“高價票”等票房造假(偷漏瞞虛)手段哄抬上市公司股價,或通過基金參與放大資金槓桿。一部電影熱映帶動某個影視上市公司幾個漲停、一個二三十人的影視小公司動輒估值數億元等情況並非稀罕。更危險的是,票房造假背後很可能牽涉P2P、眾籌、收益認購、操縱股價、洗錢等金融資本鏈的不正當交易,值得高度警惕。

明星天價片酬四大洗錢招數曝光 第3張

4、自買自賣、減持質押瘋狂套現。

實際上,不少影視明星真正的收入,不在出場費,而在其背後的資本市場套現。除在收購、借殼等環節放大槓桿外,部分影視上市公司大股東通過自買自賣、高位減持、股權質押等手段獲得大量高槓杆資金。可以說,股市,才是他們真正的“提款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