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意思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翻譯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意思:花言巧語會敗壞道德,小事上不忍耐,就會擾亂了大的謀略。該句出自《論語·衛靈公》,《論語·衛靈公》本篇包括42章,本篇內容涉及到孔子的“君子小人”觀的若干方面、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政治思想,以及孔子在其他方面的言行。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意思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翻譯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原文

子曰:“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翻譯

孔子說:“花言巧語就敗壞人的德行,小事情不忍耐,就會敗壞大事情。”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註釋

巧言:花言巧語。

亂:敗壞。

忍:忍耐。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賞析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這句話包含有智慧的因素,尤其對於那些有志於修養大丈夫人格的人來說,此句話是至關重要的。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開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深刻地揭示了“逆境成功”的道理。它告訴人們,在人生之路上,要牢牢記住你的“立志”“大謀”是什麼,把所有來自外在貧困和惡勢力、冷嘲熱諷和人格侮辱,都看成是成功道路上對自己的考驗。要學會善於在逆境中調整自己的心態,既不為錢權所誘,也不為情感所擾,把自己的時間和精力集中到更有價值的“大謀”上來。這是一種高超的處世智慧,對於現代人仍有重要的啟迪意義。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的意思 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翻譯 第2張

創作背景

《論語》是孔門弟子集體智慧的結晶。早在春秋後期孔子設壇講學時期,《論語》主體內容就已初始創成;孔子去世以後,他的弟子和再傳弟子代代傳授他的言論,並逐漸將這些口頭記誦的語錄言行記錄下來,因此稱為“論”;《論語》主要記載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

作者介紹

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開創私人講學之風,倡導仁義禮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曾帶領部分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晚年修訂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去世後,其弟子及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該書被奉為儒家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