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齊桓公會盟北方七國準備聯合進攻楚國時,楚成王一邊準備軍隊,一邊派大夫屈完迎上前去質問齊國。“風馬牛不相及”就出自這一次交戰前的脣槍舌劍。這次會談後,中原八國諸侯和楚國一起在召陵訂立了盟約,各自回國去了。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成語解釋

出處:《左傳·僖公四年》:“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齊國與楚國相隔千里。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第2張

道理:但齊國尋找藉口,聯合盟國,準備討伐楚國,是別有用心的。當人們要採取行動的時候,總會去找一些藉口,發動戰爭更需要藉口。而在藉口背後所隱藏的真正動機,通常也是和利益有關的。

風馬牛不相及的原意是說馬、牛賓士,逃逸也不會跑到對方的境內,形容地域廣大距離遙遠,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在句子中一般作賓語、定語、補語。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 風馬牛不相及的典故出自 第3張

例句

郭沫若《百花齊放·杜鵑花》:“咱們彼此其實沒有絲毫關聯,望帝和杜鵑也風馬牛不相及。”

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堂靈堂錄》:“龍王處於水府,賤子游於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