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季多少年 古代一季指的多少年

古代一季指的是四分之一年,一紀指的是12年。一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因而一季是3個月,即四分之一年。一紀為12年,歲星或太歲紀年,12年為一個週期,稱為一紀。紀年是人們給年代起名的方法,主要的紀年有帝王紀年、公元紀年、歲星紀年和干支紀年等。

古代一季多少年 古代一季指的多少年

一季

一年四季即春夏秋冬,每個季節3個月。地球上不僅各地區的氣候差異很大,就是同一地區在不同季節,氣候也是不同的。

在天文上,季節劃分是以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軌道上位置確定的。當地球在一年中不同的時候,處在公轉軌道的不同位置時,地球上各個地方受到的太陽光照是不一樣的,接收到太陽的熱量不同,產生季節的變化和冷熱的差異。

古代一季多少年 古代一季指的多少年 第2張

地球上的四季不僅是溫度的週期性變化,而且是晝夜長短和太陽高度的週期性變化。它影響或者決定地球環境中很多事物的運動節律,尤其是生物適應最為明顯。

一紀

一紀這個說法出自《國語·晉語四》韋昭注:“十二年,歲星一週為一紀。”意思是:木星繞太陽一週約需十二年。所以古時候以12年為一紀。

古代一季多少年 古代一季指的多少年 第3張

在中國,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就有了自己的歷法。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中國使用的是“干支紀元法”,即把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分別組合起來,每60年為一個週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