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青團、饊子、棗糕、粽子、雞蛋等。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等,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青團,南方地區的人喜歡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青團,是用漿麥草搗爛之後,擠出汁液,和糯米粉在一起,包上豆沙餡兒做成的,營養非常豐富。

饊子,饊子是一種油炸食品,主要用米或者面做成的,口感酥脆,非常好吃,南方和北方都有吃饊子的習俗。

棗糕,北方在清明節有吃棗糕的習慣,主要是發麵之後,夾上棗,蒸熟食用的,有健脾養肝的功效。

粽子,雖然大家都知道端午節吃粽子,不過有些地方在清明節也有吃粽子的習慣,一般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就開始吃粽子了。

雞蛋,清明吃雞蛋,稱為吃“節蛋”,節蛋分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畫的五顏六色雞蛋可以吃,而“雕蛋”則僅供玩賞。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 清明節的傳統食物有哪些 第2張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在山西大部分地區是在清明節前一天過寒食節;榆社縣等地是在清明節前兩天過寒食節;垣曲縣還講究清明節前一天為寒食節,前二天為小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