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高窟在什麼地方 莫高窟的歷史

莫高窟坐落於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的敦煌。莫高窟現有洞窟735個,儲存壁畫4.5萬多平方米,彩塑2400餘尊,唐宋木構窟簷5座,是中國石窟藝術發展演變的一個縮影,在石窟藝術中享有崇高的歷史地位。

莫高窟在什麼地方 莫高窟的歷史

莫高窟的歷史

敦煌位於甘肅省的西部,從自然地理的位置上說,正處在河西走廊的西部盡頭處。這裡南接青海,西連新疆,自漢代以來一直就是中西交通的樞紐。

公元前111年,漢武帝為抵禦匈奴,設敦煌郡作為邊防哨所。自漢武帝開通絲綢之路後,作為西陲重鎮的敦煌,成為溝通中原和西域的交通樞紐、絲綢之路沿線的商業中心,以及各種民族與文化交匯的場域。其中,佛教文化和藝術在內的中西文明在這裡交匯、碰撞,這是敦煌石窟藝術產生的歷史根源。

莫高窟開鑿興建的年代,不同的文獻資料記載稍有出入。目前多數學者所同意的觀點是前秦建元二年(366)樂僔和尚在莫高窟創鑿洞窟,法良禪師接續建造。到北涼時期,此地已形成了小型僧侶社群。這些洞窟最初只是作為隱士僧侶的冥想修行之所,但後來發展為服務於附近興起的寺院。

此後,北魏宗室東陽王元太榮(本名元榮),北周貴族建平公於義先後出任瓜州(敦煌)刺史,受崇佛造像風習的影響,莫高窟開始發展。隋和唐前期,敦煌成為絲綢之路的主要商業樞紐和重要的宗教中心,莫高窟也進入鼎盛時期,成為各方的朝聖之地。這一時期,莫高窟建造了大量的洞窟,其中包括兩個大像龕。作為冥想的輔助,作為向不識字的人宣傳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學工具等,這些洞窟空間及內部壁畫與造像被精心營造。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侶、地方統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贊助人贊助,其他洞窟則由商旅、軍官和當地的人(如婦女團體)資助。

安史之亂後,建中二年(781)吐蕃佔沙州(敦煌),在吐蕃贊普保護下,莫高窟得以繼續發展。大中二年(848)張議潮率兵起義,收復河西十一州失地,奏表歸唐。在張氏歸義軍政權統治的晚唐時期,張氏家屬及其顯貴姻親在此繼續修建。

乾化四年(914)曹議金取代張氏執掌歸義軍政權,曹氏家族統治瓜(安西)沙(敦煌)120多年,新建洞窟,還全面重繪重修前代洞窟和窟簷,在崖面上大面積繪製露天壁畫,使莫高窟外觀蔚為壯觀。

北宋景祐三年(1036)和南宋寶慶三年(1227)此地先後為西夏、蒙古政權統治,儘管仍有興造修葺,但伴隨絲綢之路失去重要作用和敦煌經濟蕭條,莫高窟已趨衰落。元以後停止開窟。

概括而言,莫高窟興於十六國時期,歷經北魏、隋、唐、宋、西夏而訖元代。

莫高窟在什麼地方 莫高窟的歷史 第2張

莫高窟的主要景點

九層樓

第96窟窟外木構建築之俗稱。唐代稱北大像。俗稱大佛殿。代表窟之一。敦煌石窟之第一大窟,建於初唐。洞窟直通崖頂,高40米,窟外有九層木構建築,高45米。窟內徒壁無畫,依崖塑敦煌石窟中最大塑像(高33米)的彌勒佛像。高度僅次於四川樂山石刻大佛(71米)和四川榮縣石刻大佛(36米餘)。在泥塑造像中,其高度則為全國之冠。

三層樓

一名吳僧統窟,晚唐稱吳和尚窟。代表窟之一。建於大中五年至鹹通八年(851—867)之間。窟主吳和尚即晚唐河西都僧統洪䛒。覆鬥頂中心佛壇型窟。位於莫高窟南區北段底層。其上為第365窟(七佛堂),頂層為第366窟,三窟窟前倚崖統建三層木構窟簷,即三層樓。

此上下三層洞窟似為吳和尚獨力開鑿的系列窟。主室為莫高窟面積最大之洞窟。室內馬蹄形中心佛壇上,存清代改修之宋塑九身,壇西沿背屏直接窟頂,繪唐及宋畫。四壁壁畫為重層,表層為西夏時所繪綠底千佛,色調單一,形象如出一模,缺乏生氣。1981年敦煌文物研究所整修此窟壁畫時,曾發現底層晚唐壁畫,該畫色彩鮮麗如新,線條清晰,似為某種經變淨土說法圖中的水榭雕欄,以此可窺未變色的晚唐畫之一斑。

窟頂為西夏浮塑貼金的團鳳四龍藻井,四披為貼金棋格團花圖案。甬道兩壁繪西夏說法圖及供養菩薩,南壁中部嵌清代《重修千佛洞三層樓功德碑記》木碑一方,北壁中部為藏經洞窟門。前室無畫。洞窟編號第16~17號,16窟建於唐大中五年至鹹通(851~867)間。窟前倚崖統建三層木構窟簷,故俗稱“三層樓”,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王道士主持修建,王道士於16窟甬道北側發現藏經洞,後編號為第17窟。因此三層樓也是為數不多的窟中窟。

藏經洞

莫高窟第17窟,即藏經洞,亦稱“鳴沙石室”“敦煌石室”,位於第16窟甬道北壁,建於唐大中五年至鹹通三年(851—862)間,原為晚唐河西釋門都僧統洪䛒的禪窟,洪䛒逝世後,其下屬僧徒或吳姓本家改禪窟為影堂。此窟平面近於方形,覆鬥形頂,地面至窟頂高3米,北壁前建長方形禪床式低壇,壇上端坐一身泥塑坐像,為洪䛒高僧像。北壁畫二菩提樹,枝葉相接,以示洪䛒在菩提樹下坐禪。菩提樹東側畫一比丘尼,雙手捧持對鳳團扇;西側畫一近事女,一手持巾,一手執杖。西壁嵌有大中五年洪䛒告身碑一通。窟內因發現數以萬計從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古代佛經寫本、社會文書、絹畫、刺繡、法器等文物,故而俗稱“藏經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