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詞思想感情 秋詞這首詩是誰寫的

《秋詞》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秋詞二首》是唐代詩人劉禹錫的組詩作品。兩首詩的可貴之處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讚頌了秋天的美好。

秋詞思想感情 秋詞這首詩是誰寫的

《秋詞》原文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詞》翻譯

其一:自古以來,騷人墨客都悲嘆秋天蕭條、淒涼、空曠。我卻說秋天遠遠勝過春天。秋日天高氣爽,晴空萬里。一隻仙鶴直衝雲霄推開層雲,也激發我的詩情飛向萬里晴空。

其二:秋天了,山明水淨,夜晚已經有霜。樹葉由綠轉為淺黃色,其中卻有幾棵樹葉成紅色,在淺黃色中格外顯眼。登上高樓,四望清秋入骨,才不會像春色那樣使人發狂。

《秋詞》註釋

⑴悲寂寥:悲嘆蕭條空寂。

⑵春朝:春天的早晨,亦泛指春天。朝:有早晨的意思,這裡指的是剛開始。

⑶晴:一作“橫”。排雲:推開白雲。排:推開,有衝破的意思。

⑷詩情:作詩的情緒、興致。碧霄:青天。

⑸深紅:指紅葉。淺黃:指枯葉。

⑹入骨:猶刺骨。

⑺嗾(sǒu):口中發出聲音使喚狗。這裡是“使”的意思。

秋詞思想感情 秋詞這首詩是誰寫的 第2張

《秋詞》賞析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詩人開篇,即以議論起筆,斷然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觀念,表現出一種激越向上的詩情。“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展現的,不僅僅是秋天的生機和素色,更多的是一種高揚的氣概和高尚的情操。

其二

前二句寫秋天景色,詩人只是如實地勾勒其本色,顯示其特色,明淨清白,有紅有黃,略有色彩,流露出高雅閒淡的情韻,泠然如文質彬彬的君子風度,令人敬肅。謂予不信,試上高樓一望,便使人感到清澈入骨,思想澄淨,心情肅然深沉,不會像那繁華濃豔的春色,教人輕浮若狂。末句用“春色嗾人狂”反比襯托出詩旨,點出全詩暗用擬人手法,生動形象,運用巧妙。

這兩首詩的可貴之處在於詩人對秋天和秋色的感受與眾不同,一反過去文人悲秋的傳統,讚頌了秋天的美好,並借黃鶴直衝雲霄的描寫,表現了作者奮發進取的豪情和豁達樂觀的情懷。

《秋詞》寫作背景

《秋詞》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公元805年(永貞元年),順宗即位,任用王叔文改革朝政,劉禹錫也參加了這場革新運動。但改革運動失敗,劉禹錫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年詩人三十四歲,正是春風得意年紀,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詩人並沒有消沉。《秋詞》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

《秋詞》作者介紹

劉禹錫(公元772年-842年),字夢得,洛陽人,唐代中葉的哲學家和詩人。貞元九年劉禹錫中進士,又登博學巨集詞科。貞元十一年吏部取士科,官授太子校書。貞元十六年,為徐州掌書記。

兩年後調任京兆渭南主簿。貞元十九年,擢升為監察御史。開成三年,劉禹錫改任太子賓客,分司東都,一年後加檢校禮部尚書,世稱劉賓客。唐武宗會昌二年(公元842年)七月卒,終年71歲。

劉禹錫與柳宗元交誼很深,人稱“劉柳”。他又與白居易唱和甚多,並稱“劉白”。劉禹錫精於文,善於詩。劉禹錫的詩歌雄渾爽朗,語言乾淨明快,節奏比較和諧響亮。尤以律詩和絕句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