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桓公一箭之仇的故事 一箭之仇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襄公荒淫無道,其長子公子糾與其師父管仲去魯國去避難,次子公子小白與其師父鮑叔牙逃往莒國;不久,襄公被殺,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均想繼位。兩人回國途中,管仲射了小白一箭,從此結下深仇。後來,公子小白繼位,號稱齊桓公,鮑叔牙向他舉薦管仲。齊桓公以社稷為重,重用管仲,從而使齊國成為春秋霸主。

齊桓公一箭之仇的故事 一箭之仇的成語故事

齊桓公的簡介

齊桓公,本名呂小白,春秋五霸之首,與晉文公並稱“齊桓晉文”。齊桓公任管仲為相,使齊國逐漸強盛。公元前679年,各諸侯與齊桓公在鄄地盟會,齊桓公從此成為天下諸侯的霸主。齊桓公晚年昏庸,在管仲去世後任用易牙、豎刁、開方、常之巫等小人,最終於公元前643年病死。

齊桓公一箭之仇的故事 一箭之仇的成語故事 第2張

齊桓公在位時致力於劃分和整頓行政區劃和機構;齊桓公強調寓兵於農,規定國都中五家為一軌,每軌設一軌長;管仲在改革中提出“相地而衰徵”的土地稅收政策,就是根據土地的好壞不同,來徵收多少不等的賦稅,提高了人民的生產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