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曆是農曆嗎 我國曆法的發展

導讀:據悉,農曆的名稱起源於夏朝,當時的曆法被稱為“夏曆”。在古代,人們發現月亮的週期與農業生產有着密切的關係,於是就逐漸形成了農曆。最近小編有些朋友想來諮詢一下陽曆是農曆嗎?我國曆法的發展是怎麼樣的?有不知道的小夥伴趕快跟着小編來學習一下吧。

陽曆是農曆嗎 我國曆法的發展

陽曆

陽曆是農曆嗎

陽曆不是農曆,公曆是陽曆,是世界通用的日期也就是我們平常的日期。太陽曆簡稱為陽曆,是以太陽繞地球公轉的運動週期為基礎而制定的歷法。農曆是陰曆,是我國古代用來農耕的日期,也就是日曆下面的小字所表示的日期。

農曆的通俗叫法雖然是“陰曆”,但其實並不是真正的純陰曆(以月相變化計算的歷法),主要在於它是建立在陰曆的基礎上,融合陽曆(太陽歸年)而成的一種曆法,即取月相的變化週期(以朔望月為月的長度)加入干支歷中的“二十四節氣”,同時以太陽迴歸年為年的長度,並通過設置閏月來使平均歷年與迴歸年相匹配而成的一種陰陽合曆。

陽曆是農曆嗎 我國曆法的發展 第2張

  農曆圖片

我國曆法的發展

在我國曆法的發展史上,曆法從來不是單一發展的,大體上遵循着一條規律,即在前朝的基礎上進行繼承、批判後,再融入自己的考究後,從而形成新的歷法。總體上來説,從最初三皇時期的干支紀法到清朝的癸卯元歷,我國曆法一脈相承,在這個過程中也經歷了多次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五次曆法改革,即太初曆改革、大明曆改革、戊寅元歷改革、授時歷改革、時憲曆改革,才完善了我國傳統的農曆算法。

主要曆法具體如下:

1、干支歷:即我國傳統的天干地支紀元法,包含: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二者依次對應匹配,組成六十個基本元素,按固定的順序,以時、日、月、年進行各個時間單位階段的排序,其中紀年以六十年為一個輪迴,這是我國曆代曆法的基礎。

2、太初曆:漢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頒佈,以夏曆正月為歲首,吸收了干支歷中的二十四節氣作為農事生產的指導,並以沒有中氣的月份為閏月,以滿足農時季節的需求。這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曆法改革,比古羅馬儒略曆早了58年。

3、大明曆:南朝宋大明六年(公元462年)由我國著名科學家祖沖之創立,也稱“甲子元歷”,南朝梁天監九年(公元510年)正式實施。它引入了“歲差”的概念計算,採用朔望月長度為29.5309日,並求得迴歸年長度為365.24281481日,這與現代測得迴歸年長度僅差萬分之六日左右,即一年只差50多秒,是一種非常精確的歷法資料,這也是我國古代曆法的第二次改革。

陽曆是農曆嗎 我國曆法的發展 第3張

  農曆

4、戊寅元歷:唐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由博仁鈞和崔善為二人創制,改平朔為定朔,並在全國範圍施行的第一部曆法,也是我國曆法史上第三次大改革。

5、統天曆:南宋慶元五年(公元1199年)由天文學家楊忠輔創制,它以29.530594日為一月,以365.2425日為一年,這樣的計算結果只比地球繞太陽一週的實際週期差26秒,這一算法比西方早了400多年。

6、授時歷,即明朝延用的大統歷: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由天文學家郭守敬創制,它廢除了傳統曆法採用的上元積年,並以29.530593日為一月,以365.2425日作為一年,而這比地球繞太陽公轉一週的實際時間僅差了25.92秒,這樣的精確度和今天的公曆相當,比西方早了300多年;同時創立了“三差內插公式”和“球面三角公式”,這也是我國曆史上第四次曆法改革。

7、時憲曆,即《崇禎曆書》:明崇禎二年(公元1629年)至崇禎七年(公元1634年),由明天文學家徐光啟主持(徐光啟死後由李天經主持),並邀請當時在華的西方傳教士,如:湯若望、羅雅谷等,結合西方天文知識編纂的一部新式曆書。該曆書中首次引入了“地球”的概念。此時的西方已經進入了文藝復興,所以曆書中雖然提到了哥白尼的“日心説”,但還是堅持“新地心説”,即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並且靜止不動,月亮、太陽繞地球轉動;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等五大行星在繞太陽旋轉的同時,跟隨太陽一起繞地球轉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