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出自哪裏 左傳的簡介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出自《左傳·昭公八年》。原句:“君子之言,信而有徵,故怨遠於其身。”意思是君子的話,誠實而有證明,所以怨恨遠離他的身體。小人的話,虛偽而沒有證明,所以怨恨和災禍來到他身上。徵:古義可表示證明、驗證,現代漢語用“證”。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出自哪裏 左傳的簡介

  左傳的簡介

《春秋左傳》又名《左傳》,是我國現存的史類文學作品。相傳為春秋末年的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實際上成書時間當在戰國或兩漢之間。作品記事起於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止於魯悼公十四年(公元前454年),比《春秋》記事時間延長了許多。

現存最早的《左傳》注本為晉杜預《春秋經傳集解》,傳世有宋刻本;清代有顧炎武《左傳杜注補正》、惠棟《左傳補註》、洪亮吉《春秋左傳詁》、劉文淇《春秋左氏傳舊註疏證》等;現代有楊伯峻《春秋左傳注》。今據清阮元《十三經注疏》校刻本整理。

君子之言信而有徵出自哪裏 左傳的簡介 第2張

  左傳的作者簡介

左丘明(前556年-前451年)。魯國之附庸小邾國人,姓丘,名明,因其父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關於左丘明的姓名,長期以來由於先秦及漢代文獻對左傳作者左丘明的記載非常有限,歷代學者就左丘明氏字名情況問題爭論不休、眾説紛紜。一説複姓左丘,名明;一説單姓左,名丘明,但史載,左丘明乃姜子牙後裔,嫡系裔孫丘(邱)氏較為可靠,旁系左氏有待商酌)。

東周春秋末期魯國之附庸小邾國人。春秋末期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散文家。曾任魯國史官,為解析《春秋》而作《左傳》(又稱《左氏春秋》),又作《國語》,作《國語》時已雙目失明,兩書記錄了不少西周、春秋的重要史事,保存了具有很高價值的原始資料。由於史料詳實,文筆生動,引起了古今中外學者的愛好和研討。被譽為“文宗史聖”、“經臣史祖”,孔子、司馬遷均尊左丘明為“君子”。歷代帝王多有敕封:唐封經師;宋封瑕丘伯和中都伯;明封先儒和先賢。山東肥城建有丘明中學以紀念左丘明。

  左傳的創作背景

舊時相傳是春秋末年左丘明為解釋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魯隱公元年(前722年),迄於魯悼公四年(前464年),以《春秋》為本,通過記述春秋時期的具體史實來説明《春秋》的綱目,是儒家重要經典之一。西漢時稱之為《左氏春秋》,東漢以後改稱《春秋左氏傳》,簡稱《左傳》。它與《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