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賞月風俗流行於哪個朝代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是一個重要的中國傳統節日,通常在農曆八月十五慶祝。這個節日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包括團圓、感恩、和諧、豐收和賞月等方面的意義。那麼,中秋節賞月是什麼時候流行的?下面跟隨天奇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中秋賞月風俗流行於哪個朝代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賞月風俗流行於哪個朝代

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了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云:“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遊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中秋節的來歷

中秋節源自對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祭月,在中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習俗,是古代中國一些地方古人對“月神”的一種崇拜活動。在二十四節氣的秋分時節,是古老的“祭月節”。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秋分祭月”而來。在古代農耕社會,古人認為月亮的運行同農業生產和季節變化有很大關係,因此祭月就成了一項重要祭祀活動。祭月,作為民間做節的重要禮俗之一,逐漸演化為賞月、頌月等活動。

中秋賞月風俗流行於哪個朝代 中秋節的來歷 第2張

中秋節的意義

中秋節的意義是團圓、和諧、感恩、豐收、賞月。中秋團圓節。中國人視春節為最大的團圓節,中秋是僅次於春節的團圓節,團圓是中秋節最主要的民族信仰,貫穿於各處節物和各項節俗活動之中。因此,中秋日能回家的人都要趕回家與父母親人團聚。

綜上所述,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到了宋代,中秋賞月之風更盛。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