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三月三的起源2024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

導語:廣西三月三,又稱壯族三月三,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傳統節日,也是壯族及其先民在特定的歷史條件和生活環境下,經過日積月累而慢慢形成的一種具有壯族特色的傳統節日,吸引著各地遊客的參觀。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有許多少數民族的節日和風俗習慣,廣西三月三就是其中之一。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廣西壯族三月三的起源2024和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的內容,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起源

1.壯族歌仙“劉三姐”經常用山歌歌頌勞動和愛情,揭露財主們的罪惡。劉三姐從小愛唱山歌,容貌美麗。附近有個財主莫懷仁想強搶劉三姐與他成親,劉三姐誓死不從,莫懷仁叫人把劉三姐拋入河中。劉三姐順水漂流到柳州,幸被搭救,生活在魚峰山下。鄉親們聞訊,紛紛趕來學歌。後來她與一青年獵人結為夫婦,就一直在這裡傳歌。莫懷仁得知後,又勾結官府,把劉三姐夫婦拋入魚峰山下小龍潭。半夜,當鄉親們把他們兩個打撈上來時,忽然一陣清風,只見劉三姐和青年獵人騎在一條魚背上,一邊唱歌一邊騰空而去。自此,人們都說劉三姐成仙去了,便把劉三姐稱為歌仙。後世的人為了紀念這位歌仙,便在每年農曆三月三,劉三姐“成仙”的日子,唱山歌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起源2024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

2.很久以前,有一對青年男女,從小相愛,他們很會唱山歌,談情說愛都是用山歌來表達,但因受到家人反對,他們不能結為夫妻,便雙雙殉情。青年們為了紀念這對堅貞的情侶,每年在他們殉情的日子,聚集起來唱山歌,並逐漸形成“三月三”歌圩。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

1.對歌傳情

三月三期間,青年男女即興對唱,相互盤答,歌聲此起彼伏。通常是男青年先主動唱“遊覽歌”,觀察物色對手,遇到合適的物件,便唱起見面歌、邀請歌。女方若有意就答應。男青年再唱詢問歌,彼此有了情誼,唱愛慕歌、交情歌。歌詞皆即興發揮,脫口而出。若姑娘覺得眼前的小夥子人才、歌才都滿意,悄悄將懷中的繡球贈與意中人,小夥子則報之以手帕、毛巾之類的物品,甚至會訂秦晉之好。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起源2024 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 第2張

2.包五色糯米板

節前家家準備五色糯米板。人們採來紅蘭草、黃飯花、楓葉、紫蕃藤、用這些植物的汁浸泡糯米,做成紅、黃、黑、紫、白五色糯飯。相傳,這種食品是深得仙女們的讚賞後流傳下來的;也有人說是祭祀歌仙劉三姐的。吃了這種飯,人丁興旺,身體健壯。

3.繡球傳情

歌圩的繡球是姑娘們在節前趕製的工藝品,製作工藝都很精巧,個個都是絲織工藝品:十二花瓣連結成一個圓球形,每一片花瓣代表著一年中的某個月份,上面繡有當月的花卉。有些繡球做成方形、多角形等。繡球內裝豆粟或棉籽。球上連著一條綢帶,下墜絲穗和裝飾的珠子,象徵著純潔的愛情。

結語:以上是萬年曆小編整理的“廣西壯族三月三的起源2024,廣西壯族三月三的傳統”內容,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