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半的由來和風俗 七月半節日的由來

“七月半”本是早期的農作豐收秋嘗祭祖的日子,古人們對於農事豐收,常寄託於神靈的庇佑。在收穫的秋季,古人們舉行像祖先亡靈獻祭的儀式:時令佳品供奉神享,然後自己品嚐這些勞動的果實,並祈禱來年有好收成。人們相信死後有靈,祖先會在七月半時返回家中探望子孫,因此需要祭祖。

七月半的由來和風俗 七月半節日的由來

七月半後被成為“中元節”,其實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乞求地官赦罪之日,故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使已故祖先回家團圓。而在佛教中的這一天被稱為“盂蘭盆節”。因唐代統治者推崇道教,故“中元節”開始興盛,後世逐漸將“中元”此名固定為節日名稱,沿用至今。

七月半的由來和風俗 七月半節日的由來 第2張

河燈也叫“荷花燈”,“河燈度孤”這一習俗,是指中元節夜晚在江河湖海之中放下有底座的燈盞,任其漂泊。放河燈這一習俗,據說是從上元節張燈習俗演變來的:民間認為上元節是人節,而中元節是鬼節。

七月半的由來和風俗 七月半節日的由來 第3張

人為陽,鬼為陰;陸為陽,水為陰。因此上元節張燈在陸地,而中元節就是在水裡了。人們認為水下世界神祕昏暗,使人想到幽冥地府,因此鬼魂都在那裡沉淪,放河燈的目的,是為了普渡和祈禱。到了如今,放河燈已是一項輕鬆愉快的活動專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