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 望聞問切的提出者是誰

“望聞問切”是由名醫扁鵲提出的,他在《難(nàn)經》中寫道:“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脈而知之謂之巧。”其中,望,是通過人體形、色、神三個部分表現出來的特徵來觀察體內的變化。聞,即運用聽覺和嗅覺,對病人發出的各種聲響進行診斷。問,是通過向病人詢問症狀以及對話,瞭解病人的生活環境,分析病情。切,即切脈,脈診是中醫辨證的一個重要依據,從深淺、快慢、強弱的變化來分析身體的變化。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 望聞問切的提出者是誰

古人通過“望聞問切”四診,診察疾病顯現在各方面的症狀和體徵,以瞭解疾病的病因、性質及其與內臟的聯絡,為醫治患者提供充分的依據。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 望聞問切的提出者是誰 第2張

扁鵲,原名秦緩,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戰國時期名醫,渤海郡鄚(mào)人。秦緩曾居住在中丘蓬萊鵲山九仙洞,師從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修得高超醫術。而後行走在諸侯各國,為百姓治病,深得人們敬重,尊稱他為“扁鵲”,以此稱讚他的醫術。

望聞問切是誰提出來的 望聞問切的提出者是誰 第3張

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問聞望切,應用砭刺、鍼灸、按摩、湯液、熱熨等法治療疾病,被尊為“醫祖”。一生著有《扁鵲內經》《扁鵲外經》《難(nàn)經》等著作。他為中國醫學作出了卓越的貢獻,奠定了中國傳統醫學診斷法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