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三角洲在哪個省 珠江三角洲歷史

珠江三角洲在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位於中國廣東省中南部,明清時期稱為廣州府,是廣府文化的核心地帶和興盛之地,範圍包括廣州、佛山、肇慶、深圳、東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門等九個城市

珠江三角洲在哪個省 珠江三角洲歷史

  珠江三角洲歷史

珠江三角洲舊稱粵江平原,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共同沖積成的大三角洲與東江沖積成的小三角洲的總稱,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的珠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現代珠江三角洲的滄海桑田之變在我國古籍上曾有詳細記載,並有言簡意深的見解,如“昔者五嶺以南皆大海耳,漸為洲島,漸成鄉井,民亦藩焉。”(馮奉初,1853,《順德縣誌》卷3)這不僅指出了珠江三角洲昔日為大海,而且概述了珠江三角洲形成和開發的基本過程。

先秦時期,珠三角地區是一片大海,今珠三角中部、廣州部分地區(包括廣州市中山四路秦漢造船工場遺址)當時仍然處於被海水淹沒的河口灣。當時廣東地區居住的是被稱為“南越”的少數民族部落,他們主要分佈在粵西和粵東地區,即今天廣東地區壯族、畲族的先民。

秦始皇統一嶺南時期,一支秦軍在番禺(今廣州市越秀區中山四路)設立造船基地,專門建造了大量的船隻。其後,又在造船基地的基礎上修築番禺城,是為廣州建城之始。

秦統一嶺南後,廣東地區人口稀少,秦朝從中原遷來了數十萬移民,到公元2年,廣東人口有37.52萬人。秦漢時期,番禺城已成為我國南方重要的外貿口岸,但廣東經濟和人口分佈的重心仍在粵北和西江流域。

人口分佈的這種特徵與中原移民南遷廣東兩條路線有關:一是由湘桂走廊下西江,在高要、羅定等地定居,有的更南達雷州半島;二是經摺嶺的隘口順連江而下到達連縣、陽山等粵北一帶,形成漢代廣東的人口分佈以粵北山地人口最多,西江流域次之,而珠三角地區仍然是一片大海。

唐宋時期,珠三角經過長期的泥沙堆積,洲灘漸露,河網初具雛形。唐代末年,中原內地戰亂頻繁,不少氏族為避戰禍和自然災害,紛紛經江西南安(大餘)越梅嶺南來,來到南雄珠璣巷居住數年或數十年,他們逐漸適應了嶺南地區氣候和生活習慣之後,才逐步南遷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以其大片的荒灘並不斷增生的沼澤地成為南雄珠璣巷農業遷民的目的地。

宋統一後,珠三角築堤圍墾,糧食大增,促進了人口增長。北宋末年,北方漢人避亂大量南遷,至南宋時更甚,廣東接納了大量北方移民。據北宋《元豐九域志》記載,當時北方移民佔廣東總人戶的39%之多,珠江三角洲已成長為又一個人口稠密區。元代,沿海人口迅速增加,珠江三角洲取代粵北成為廣東人口分佈的重心。

明代初期,朝廷積極開發珠江三角洲,朱元璋在全國推行衛所屯田、寓兵於民的政策,大量軍士移民遷入廣東開墾土地,珠江三角洲進入大規模開發階段,逐漸成為廣東的經濟、文化、政治的中心,廣州府人口居全省首位。

廣東衛所屯兵的主要任務是守衛廣東海岸線,同時與畲瑤等少數民族分散錯居。衛所軍屯如廣州左衛有石碁屯、官湧屯、沙湧屯;廣州右衛有譚義屯、周易屯、扶寧屯;廣州前衛有麻湧屯、大步屯、大東向屯;廣州後衛有大欖一屯、小欖二屯、小欖三屯。

廣州左衛、右衛、前衛、後衛、南海衛、廣海衛基本上是每屯2240畝。洪武年間,新會的江門和香山的小欖、大欖、古鎮等地都有衛所軍士進行墾沙。明初,廣東衛所屯田總面積超70萬畝。

清代,廣州十三行成為清帝國惟一合法的外貿特區,珠三角也成為了十八、十九世紀東方的世界貿易中心,直至鴉片戰爭為止,這個洋貨行獨攬中國外貿長達85年。通過十三行,中國向英國、法國、西班牙等歐洲國家出口絲綢、瓷器等,維持了100年以上的貿易順差地位,其結果是全球的白銀源源不斷地流入中國,十三行也被譽為“金山珠海,天子南庫” 。

廣州府的基本境域從元代開始一直穩定了七百多年。這一境域中的居民,長期處於同一中級行政區劃之中,民風、民俗融合,形成具有共同地域性文化特徵的廣府民系

珠江三角洲在哪個省 珠江三角洲歷史 第2張

  珠江三角洲屬於什麼氣候型別

珠三角大部分位於北迴歸線以南,地處南亞熱帶,屬亞熱帶海洋季風氣候,雨量充沛,熱量充足,雨熱同季。年日照為2000小時,四季分佈比較均勻。年平均氣溫21.4-22.4℃,其中封開、德慶、廣寧、懷集、鶴山、惠東、博羅平均溫度較低,深圳、珠海平均溫度較高。

年平均降雨量1600-2300毫米,受季風氣候影響,降雨量集中在4-9月。冬季盛行偏北風,天氣乾燥。夏季盛行西南和東南風,高溫多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