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地貌形成過程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及產物

地殼上升後長期穩定,石灰岩因緻密、層厚且產狀平緩的特徵,將首先發育石芽、溶溝、漏斗和落水洞,繼而形成獨立洞穴系統,地下水位高低不一。隨後獨立溶洞逐漸合併為統一系統,地下水位趨於一致,地下水位之上出現幹溶洞、地下水位附近發育地下河,地面成為缺水的蜂窩狀。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及產物

再後地面蝕低,淺溶洞與地下河因崩塌而露出地表,地下河陸續轉變為地面河,破碎的地面出現溶蝕窪地與峰林。最後,喀斯特盆地不斷蝕低、擴大,地面廣佈蝕餘堆積物,形態接近準平原,但仍然殘存孤峰。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及產物 第2張

岩溶地貌一般指喀斯特地貌,為中國五大造型地貌之一。喀斯特(Karst),意為岩石裸露的地方。我國喀斯特地貌分佈廣、面積大,主要分佈在碳酸鹽巖出露地區,面積約91至130萬平方千米。其中以廣西、貴州、雲南和四川、青海東部所佔的面積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區之一。

我國喀斯特現象的文字記載,可追溯到2400年前。距今約400年前的徐巨集祖(徐霞客)已專門研究並記述了南方喀斯特地形與洞穴。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 岩溶地貌形成過程及產物 第3張

喀斯特地貌是大自然給人類留下的寶貴禮物,無論是峰林、石芽還是溶洞、峽谷,它們不僅為我國的科學研究和資源探索帶來可貴資料,還為旅遊業的發展帶來無限生機。而陽朔十里畫廊,群峰挺拔,峰叢林立,風姿多型的喀斯特景觀星羅棋佈,地下洞系密集交織。地表的秀麗山林與地下的鐘乳石筍交相輝映,構成了大自然“奇峰、奇洞、美石”的奇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