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處哪裡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話在日常很熟悉,那麼這句話究竟出自哪裡,本來的語言環境是如何的呢,壞事幹多了的壞人真的會自己滅亡嗎?

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處哪裡

1、這句話出自《左轉鄭伯克段於鄢》,話說在春秋時期,今天的新鄭附近,有個鄭國,國君鄭武公娶了申國的公主武姜為妻。武姜為鄭武公生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就是後來的春秋小霸王鄭莊公,小兒子共叔段。鄭莊公名寤生,出生時難產驚到了武姜,因此武姜不喜歡這個大兒子,從小到大都偏袒小兒子共叔段。

2、隨著鄭武公病危,武姜希望立小兒子共叔段為國君,鄭武公還好不糊塗,廢長立幼國之亂源,沒有同意。鄭武公亡後,鄭莊公成為了鄭國的國君,武姜就位小兒子討要封地。鄭莊公就把原來東虢國的都城給了共叔段,這座城原是虢國的都城,後來被鄭國所滅,在今天的滎陽附近,當時來說是一座大城。

3、有臣子就勸導鄭莊公,說這麼大一座城給了共叔段,不合規矩,這是國家的隱患啊!鄭莊公說這是老媽的意思,自己也沒辦法。大臣說武姜貪得無厭,不如及早處置。重點來了,鄭莊公說:“多行不義,必自斃,子姑待之。”

4、什麼意思呢?就是壞事幹多了,就會自取滅亡,你等著瞧吧。後來共叔段在封地招兵買馬,並串通武姜想要裡應外合偷襲鄭國。鄭莊公得到訊息,派了三百乘兵馬打敗了共叔段,共叔段逃亡到鄢,最終流亡他國,客死他鄉。

5、顯然,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的主角不是自斃的,鄭莊公對共叔段那根本不是一個段位。鄭莊公什麼人,春秋小霸王,是把周天子拉下馬的人。所謂“多行不義必自斃”,不過是讓自己站在了道德的高點。武姜為共叔段請求封地,莊公就把除了都城之外的第二大城給了共叔段,看似受了委屈,其實精明至極。這簡直就是把一個炸藥包送走了,在都城共叔段謀反可能幾個死侍,幾個刺客就可以做到。送走,即解除了自己身邊的隱患,又成全了自己的美名。當知道共叔段在封地招兵買賣,意圖不軌也沒有立刻出兵,而且等到對方要行動了,才先發制人,以迅雷之勢迅速解決了共叔段。

6、多行不義的人從來不是自斃的,莊公也不是坐以待斃的人。多行不義必自斃不過是我們的自我安慰,多行不義之人如何會自斃呢,同類的話還包括“惡人自有天收”,“惡人自有惡人磨”等,其實都是一個道理,大多是自己拿他們沒有辦法,或者懷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來給自己開脫。

以上的就是關於多行不義必自斃出處哪裡的內容介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