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鯉魚跳龍門寓意

 大海和大河交界的地方有一個龍門。龍門很高很高,要是鯉魚能跳過龍門,就能變成一條大龍。鯉魚們來到龍門,但龍門山上無水路,它們聚在龍門山腳下。“跳過這龍門山怎樣?”紅鯉魚說。但其他的鯉魚都因害怕。只見大紅鯉魚一下子跳到半天雲裡。一團天火從身後追來,燒掉了它的尾巴。就變成了一條巨龍。鯉魚們見此情景,都害怕了。忽見一條巨龍說:“我是紅鯉魚,跳過了龍門,就會變成龍!”鯉魚們開始跳龍門山。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鯉魚跳龍門寓意

  《鯉魚跳龍門》寓意

鯉魚跳龍門,漢語俗語,一般用於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又用作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古代傳說黃河鯉魚跳過龍門(指的是黃河從壺口咆哮而下的晉陝大峽谷的最窄處的龍門,今稱禹門口),就會變化成龍。比喻今非昔比、飛黃騰達。

  《鯉魚跳龍門》原文

東海中有一大群金背鯉魚、白肚鯉魚和灰眼鯉魚。平日裡,這一大群各色鯉魚在東海中生活嬉戲,過得平靜安樂。有一天,一條金背鯉魚不知從哪兒聽來的訊息,雀躍著告訴魚兒們:禹王要挑選能躍上龍門的魚管護龍門。鯉魚們聽了個個瞪眼鼓鰓,躍躍欲試。它們成群結隊,沿黃河逆流而上,彩色的隊伍浩浩蕩蕩。

黃河水裹著泥沙滾滾奔騰,一瀉千里。魚群頂著激流甩尾前進,浪頭接二連三地撲打過來,很快打散了它們的隊伍。還沒望見龍門的影子,那一條條灰眼鯉魚便被黃河中的泥沙打得暈頭轉向,只得順流而下,游回東海。灰眼鯉魚正迷迷糊糊往回遊,又碰上張著大口的魚鱉海怪。海怪不費吹灰之力,就把鯉魚們變成了它的腹中美餐。

金背鯉魚和白肚鯉魚沒有放棄,它們動了腦筋想,怎樣才能借水力向前呢?它們擺成一字長蛇陣,輪流打前鋒,迎風擊浪,日夜兼程,終於游到了龍門腳下。它們把頭伸出水面,仰望龍門神采:只見那神奇的龍門兩旁,各有一根合抱粗的漢白玉柱。玉柱上雕著活靈活現的石龍。龍身纏著玉柱,盤旋而上,直到百丈柱頂。龍門中水浪滔天,銀亮的水珠飛濺到龍頭之上,形成了“二龍戲珠”的奇異景象。藍天白雲映襯著龍門,這景色勝過那蓬萊仙境。

鯉魚跳龍門的故事 鯉魚跳龍門寓意 第2張

鯉魚們紛紛向禹王報名應試。禹王一見大喜,說:“魚龍本是同種生,躍上龍門便成龍。”

鯉魚們一聽,立即鼓鰓搖尾,使盡平生氣力向上躍去。沒想到剛跳出水面一丈多高,就跌了下來,摔在水面上,疼得它們半天動彈不了。鯉魚們並不灰心,日夜苦練甩尾跳躍的本事。就這樣練了七七四十九天,它們一下能躍七七四十九丈高了。但要躍上那百丈龍門,還差得很遠吶。

大禹見鯉魚們肯苦練硬功夫,就點化它們說:“好大一群魚!”有條金背鯉魚聽了禹王的話似有所悟,對群魚喊道:“夥伴們,禹王說‘好大一群魚’,不是啟發我們要同心同力躍上龍門嗎?”群魚齊呼:“多謝禹王!”

鯉魚們高興得搖頭擺尾,金背鯉魚指揮大夥兒,它最先為大家墊背。金背鯉魚一躍而起,魚群跟著瞪眼鼓鰓,用尾巴猛擊水面,只聽見“飆飆”的擊水聲接連不斷。魚群一躍七七四十九丈高,在半空中一條為一條墊身,喘口氣兒,又是一躍七七四十九丈高。只差兩丈了,禹王用手扇過一陣清風,風促魚躍,眾魚一條接一條地躍上了它們日夜嚮往的龍門。

那條為眾魚墊身的金背鯉魚,眼看同伴們都躍上了龍門,唯獨自己還留在龍門腳下。它尋思著:我何不借水力躍上龍門。恰巧黃河水正衝在龍門河心的巨石上,浪花一濺幾十丈高,這金背鯉魚猛地竄出水面,躍上浪峰,又用魚尾猛擊浪尖,一躍而起,竟躍到藍天白雲之間,一忽兒又輕飄飄地落在龍門之上,如同天龍下凡。大禹一見,讚歎不已,隨即在這條金背鯉魚頭上點了紅,霎時間,金背鯉魚變成了一條黃金龍。大禹命黃金龍率領眾鯉魚管護龍門。

  《鯉魚跳龍門》指的哪裡

從山西壺口南行幾十公里,離河津市城區不遠,便是龍門。河津縣地處呂梁山南麓的汾河谷地,山西最大的一條河流汾河就是從河津縣城不遠處脫境而去,在萬榮縣境內與黃河會合。黃河水流經龍門被約束於高山峽谷之中,跳出龍門,形成“龍門三激浪,平地一聲雷”的黃河千古奇觀。